记者 梁相宜股票融资什么意思
经历了本周一抛售潮后,全球风险资产有企稳趋势。日本央行上周意外将利率上调了15个基点,并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收紧,导致日元飙升。按照德意志银行的测算,全球近20万亿美元规模的套息交易面临崩溃,这也成为本轮全球动荡的导火索之一。在日本政府官员面对压力释放鸽派信号后,困扰市场的“大雷”之一——套息交易的冲击波有望缓解。
而面对美股溃散,以及“衰退论”席卷市场,美联储“提前降息”声音甚嚣尘上。不过截至目前,美联储依然保持定力。本期嘉宾认为,虽然7月经济数据接连爆冷,但从基本面来看,美国经济韧性仍然存在,预计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依旧会以数据为依据按部就班进行。同时,随着美联储下半年进入降息周期,届时美联储、欧洲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今年罕见同频调整,也令全球市场可以有更多期待。
此次全球市场抛售冲击波已经结束?为何会有如此恐慌的反应?日本、美国央行是否会因此改变货币政策实施时间表?日股投资者结构是日股“闪崩”最大原因?美国数据接连爆冷,是否说明经济已经进入衰退?全球资产格局是否会因此次事件发生逆转?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未来如何操作?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
屈宏斌的主要观点:
“黑色星期一”恐慌基本结束 但动荡还在持续
金融市场并非总是理性 三大抛售因素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美联储会比投资者想象的更加镇定
日股暴跌之前大涨主要受游资推动
日股相对其它市场压力更大
日股走势最终取决于日本经济基本面
美国经济软着陆仍是大概率事件
美联储不会急于降息 将按部就班开始
美联储核心关注点是经济以何种幅度放缓
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面均有改善
三大央行罕见同步进入宽松区间 对资本市场是较大利好
国内经济不能只依赖出口 要加大力度扩内需
外部掣肘减少 央行有更大空间放手操作
“黑色星期一”恐慌基本结束 但动荡还在持续
第一财经:屈总好,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虽说这次的全球市场波动是发生在周一,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复盘的必要的。此轮全球抛售冲击波,您认为已经到此结束了吗?
屈宏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恐慌性抛售已经基本上结束了,但是这个动荡我觉得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显然,从市场情绪来讲,经过了礼拜一的恐慌性踩踏式的抛售以后,现在大家的情绪有所缓和,而且大家有所平静。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都意识到礼拜一的这种恐慌性的抛售是一种过度反应。
金融市场并非总是理性 三大抛售因素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第一财经:大家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机构投资者了,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恐慌性的踩踏性过度反应?
屈宏斌:这正是金融市场本身的一个特质,它不是总是理性的。引起市场恐慌性抛售的这几个关键因素,比如说日本央行的加息和量化收缩,再加上对美国7月份的就业数字低于预期的担忧,再加上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的提升。对这三种因素,现在看来似乎都有过激的反应。
包括日本央行的官员,又出来安抚市场,表示其实你们过度读解了我们的政策的意图,我们并不是说要激进地进行加息收缩政策,只是希望有一个稳步的、逐步的正常化的过程。
同时对于美国的经济数据,现在大家平静下来一分析,其实这个数据也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差。中东的局势远没有稳定,但是现在并没有市场所传言的那样,有一个大规模的更激烈的武装冲突。
所以说市场就是这样,当大家觉得市场风险叠加以后,抛售的时候都是争先恐后,每个人都不愿意作为最后一个,必然会带来这种过激反应。只不过这一次可能有三种因素的叠加,使得这种过激反应更加过激。
美联储会比投资者想象的更加镇定
第一财经:这次受影响最大的日股和美股,您认为如果是暂时性的情绪恐慌,那么日本央行包括美联储它们各自的利率政策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比如说日本央行它可能会继续缓慢地有一个加息过程,美联储大家都在预判它9月份的降息也会如约而至,可以这么理解吗?
屈宏斌:是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有一些市场分析人士呼吁包括美联储在内,对这种市场的动荡做出一些及时的反应,我个人认为其实美联储可能会比大家想象的、至少比某些投资者所想象的更加镇定。
我觉得美联储还是主要看数据,它会根据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做出政策的决定,它不会因为市场目前的动荡,做出一个更大的调整。
日本央行如果要做出一个基本的调整,它也是会根据日本的通胀的数据,工资增长的数据,根据日本的实体经济的恢复状况,做出相应的政策的调整。
日股暴跌之前大涨主要受游资推动
日股相对其它市场压力更大
第一财经:日股这次受挫的影响要比美股大,业内有一种说法认为,日股的投资者结构还是不一样的,遇到风险情绪的时候,它的抛售的频率,包括它的抛售比例就会更大。
屈宏斌:相比较而言的确是,日本受制于国际资本的程度可能更大一些。因为我们都知道,过去一段时间最流行的交易就是减持中国的资产,然后这些钱投到日本,投到印度。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讲,日股实际上暴跌之前的大涨更多是受到外资的推动,其实日本国内投资者并没有在过去12个月有明显的增持这种迹象。所以说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外资秩序的调整,我相信日股可能相对其他市场更加承压。
日股走势最终取决于日本经济基本面
第一财经:那么对于日股来说,它未来还是会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的?
屈宏斌:我觉得这个也并不意味着日股一定会暴跌。虽然说有调整,但是日本经济主要还看基本面。之所以日本央行今年会连续两次加息,其实也是看到了日本基本面的明显改善。比如说它通胀的数据,比如说就业的、工资增长的数据,比如说内需的这些数据,这些都有一个实质性的感受。
下一步投资者到底是要完全减持日股,还是只是做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主要取决于日本的基本面,能不能持续改善。所以说某种意义上还是要看数据,我想日本央行在看数据,那么海外的机构投资者、海外游资也在看数据,只要日本的实体经济给力,我想它的股市就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美国经济软着陆仍是大概率事件
美联储不会急于降息 将按部就班开始
第一财经:您一直在强调要看基本面,从美国时间8月7号美联储的数据显示,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协议使用规模是创了2021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因为我们都知道 RRP它本身就是一个流动性需求的显现,也就是说现在美国它对流动性的需求没有那么高。同时美联储的数据显示在二季度的时候,消费者拖欠债务的速度是变快了的,所以这些数据是否显示美国的基本面其实没有预期那么好?
屈宏斌:美国经济它的确是一个大的经济体,它展现出了各种的复杂性,所以说这个数据你如果说要偏悲观一点,它总能找到一些支持悲观的理由,硬着陆衰退的数据。但是与此同时相对乐观一点,也能找到足够的数据来支持。所以这就取决于你如何综合去评价考量美国的数据。
在暴力加息之后,它的经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在放缓,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唯一现在大家所争论的就是放缓的力度、放缓的程度、幅度,到底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我个人觉得倾向于综合各方面的数字,可能软着陆仍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7月份的这种超低于预期的数字,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也是有一些季节性因素,比如说飓风的影响,真正所谓的新增就业的数字,并没有出现明显放缓。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到目前为止,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那么它也会按部就班的,比如说像大家预期的9月份开始降息,可能今年年底之前再降一次两次这种节奏,到明年可能处于一个持续降息的周期,这样一个路径。
美联储核心关注点是经济以何种幅度放缓
第一财经:最近我们看到高盛也发表了最新的研报,认为近期美股回调从幅度上来说还不够,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美联储在等美股的一个大的回调窗口,然后再降息?
屈宏斌:我觉得当然了美联储综合来考虑,我觉得可能70%的基本面还是占了更大的权重。所以说我觉得它核心的关注点还在实体经济到底以什么样的幅度放缓,我认为还是一个主要的关注。
“我特别喜欢店外这些法国梧桐树,树叶会随着四季变幻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我不认为美联储会把对市场的波动作为它利息政策的主要变量,可能是作为一个参考,但是不一定是主要的因素。我相信还是通胀、就业这两个之间来回看去考量去衡量。
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面均有改善
三大央行罕见同步进入宽松区间 对资本市场是较大利好
第一财经:现在确实整体来看,全球多国的股市是处于历史新高的回调压力当中,美联储现在也是在降息的通道当中,您认为全球资产格局是否会发生一定的逆转?
屈宏斌: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经过了这一周的市场波动之后,大家的情绪很容易去转悲观,很容易做出全球股市将会有一个大调整,甚至大危机的判断,但是我倒觉得其实未必。
全球经济实际上表现的情况是一个不错的景象,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政策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进入下半年,实际上欧央行已经率先进入新一轮的降息通道,美联储大概率从9月份开始,从下月开始就要开启新一轮的降息,再加上我们人民银行,也在进行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调整。所以说这是一个比较罕见,全球三大央行几乎在同步,同一方向进入政策宽松的周期。
所以说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流动性或者说金融条件对资本市场更加有支持作用。从基本面来讲,我看不到任何理由说全球经济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向下调整。
国内经济不能只依赖出口 要加大力度扩内需
外部掣肘减少 央行有更大空间放手操作
第一财经:三大央行同步进行利率调整的情况下,您认为中国货币政策要如何去支持内需以及应对外部接下来的一些不确定性?
屈宏斌:今年年初以来,这种相对比较友善、比较友好需求的这种外部环境,实际上对于我国经济是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但是我想强调,光有出口是不够的。我们在内需方面仍然要加力,这方面我觉得人民银行包括财政部,其实都要严格执行政治局会议的大的方向指引性政策。在具体政策落实方面越快越好,尽快把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落实到位,这样才会对实体经济起到实质性的支撑作用。
因为美联储在降息,强势美元也在进一步回落,所以说这种外部掣肘对央行的约束也在大幅度的放缓。换句话说央行有更大的空间,放手去做一些更加有力的政策。除此之外,再加对房地产政策也需要加力。宏观政策再加房地产针对性政策,如果能形成合力的话,才能确保完成我们今年全年的5%的增长目标。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梁相宜
袁玉立
首席对策 相关视频 原创 39'57'' 财经夜行线0807丨前7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08-07 21:45 08'42'' 美股七巨头单周重挫 市场在担心什么?|全球三点半 07-29 16:26 02'16'' 法、美大选不确定下 英国学者:英国经济避险属性增强 07-05 22:52 02'36'' 商务部:4月份中国外贸表现符合预期 05-16 22:14 00'59'' 亚太股市多数走低 国际油价震荡上行 04-12 22:4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